近年來,創文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區已完成包括G107線、清三公路等8條,共超過120公里公路的升級改造,率先在清遠消滅了國省道“爛路”、“次差路”,基本實現了清城區國省道與高速公路的無縫對接。
日前,在國道107銀盞路段,施工人員正在對該路段進行日常維護。這些施工人員均來自清城區沙溪公路養護所。據了解,沙溪公路養護所主要負責龍塘、石角兩鎮轄區內S269線和S114線的公路養護工作,以及中心城區公路的路面維修和部分因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搶修工作。
據介紹,清遠市公路管理局清城分局共下設3個公路養護所,除沙溪養護所外,還有源潭養護所和黃茶養護所,分別負責源潭鎮轄區內S354線的公路養護工作和東城街轄區內S377、S252線公路養護工作。
清城區沙溪公路養護所所長黃勇文介紹,為了使養護工作更專業,僅在2016年,市公路管理局清城分局投入800多萬元購置一批養護機械,如大型壓路機、鉤機、水車、掃路車等,建成了與中心城區公路養護工作相匹配的機械化公路養護隊伍,以便更好的應對解決市中心城區國、省道公路交通流量大、路況復雜等養護難題。
同時,“尤其是“補路王”投入使用后,減少了以前的挖補,它可以對路面進行小面積修補,修補效果比較好好,基本上達到新、舊路面融為一體的效果。“補路王”是由市公路管理局清城分局在2015年投入200多萬元購買,機械高溫熔化原道路路面瀝青后,加瀝青油變成新料,修復原破損路面,既環保又節能,以前需要10多人完成的路面維修工作,現在只需5、6人即可完成。其快速散熱功能也讓工作人員避免了高溫、高危的作業環境。
據了解,近年來,我區已完成包括G107線、清三公路等8條共超過120公里的公路升級改造,率先在清遠消滅了國省道“爛路”、“次差路”,基本實現了清城區國省道與高速公路的無縫對接。而路網的改造提升、大交通的建設不僅提高了綜合運輸能力,還進一步溝通了與周邊城市、交通樞紐、工業中心的聯系,集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從而有力地推動了我區經濟的發展。